【热点关注】“月亮之国”的广东驱魔人发表时间:2019-10-24 14:52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在自身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更与世界共享累累硕果,为维护世界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广东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大批企业界、教育界、医疗界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走出国门,在国际社会的大舞台上演绎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连日来,南方日报3组记者分别前往科摩罗、阿联酋、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和地区,深入采访我省“走出去”的各界代表和海外侨胞,挖掘了一批优秀人物和感人事迹,并从即日起推出“世界舞台 广东故事”系列报道。 本期,讲述了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的青蒿抗疟团队在科摩罗的故事: 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非洲岛国科摩罗,国名取自阿拉伯语“月亮”,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然而,这片美丽的海岛却曾经常年疟疾肆虐,岛民的健康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遭受巨大损害,许多孩子都活不过5岁。 科摩罗的自然风光 2006年,当“月亮之国”受困于疟魔时,广州中医药大学与金年会青蒿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的青蒿素抗疟研究团队从万里之外赶来,在当地实施“灭源除疟法”,推广全民服用复方青蒿素。仅用了8年时间,他们就成功帮助科摩罗三岛实现疟疾零死亡,发病率减少98%。 “月亮之国的驱魔人”,这是当地人民对中国抗疟团队的美称。 如今,全球有近40%的人口受到疟疾的威胁。在非洲,每30秒就会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以复方青蒿素群防群治的快速清除疟疾“中国方案”,逐步走向国际主流社会舞台,让更多人深入认识了解中医药的作用和内涵。 今年9月,为了避免疟疾“卷土重来”,科摩罗金年会在大科岛启动第二轮全民服药,中国抗疟团队、当地的抗疟中心以及岛民们,再次参与到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科摩罗的自然风光 “零疟疾,从我开始!”记者走在首都莫罗尼的街头,随处可见写有这句标语的海报、横幅。 2018年,疟疾在大科岛有复发苗头。今年8月11日,抗疟动员大会再次在大科岛举行。科摩罗卫生部部长在大会上说,如果大科岛再不落实中国方案,过去十年抗击疟疾所取得的成果将受到严重威胁。 “最困难的是说服大家愿意服药,所以要下力气宣传。”科摩罗国家抗疟中心主任阿凡尼告诉记者。今年8月开始,国家抗疟中心通过在社交媒体、电视、收音机、户外投放公益广告,以及上门普及等形式,宣传推广全民服药。在不久前的世界杯非洲区预选赛上,科摩罗球员的衣服上都印有“零疟疾,从我开始”的标语,让全世界看到他们的决心。 村民正在服药 中国抗疟团队也在付出。8月,近4000名当地抗疟人员完成培训,他们将是落实全民服药的重要力量。 9月起,大科岛启动新一轮的全民服药。9月11日是全民服药的第一天,早上8时左右,在科摩罗国家抗疟中心的办公室内,中科双方集中开会,讨论全民服药的细节安排。 村民正在服药 派药员将药弄碎,准备喂小孩吃药 复方青蒿素成除疟良方 落日余晖映照在科摩罗最繁忙的港口码头,岛民们三三两两地在海边散步,让海风吹去一日的燥热和疲累。 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想到,疟疾曾经炙烤着这个岛国,曾经每个家庭中都有2—4人染上疟疾。作为目前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庞大的医疗支出更加拖后了其发展的脚步,当地人将疟疾视为“带来哭喊尖叫的瘟鬼”。 在世界范围内,防控疟疾措施主要有广泛喷洒药剂、用杀虫剂浸泡蚊帐、筛查疟原虫阳性病人以及间歇性干预等。但这些方法并不适用科摩罗。因为在当地居民的住房简陋,有些连墙都没有,甚至很多人买不起蚊帐和蚊香。 服药结束后,抗疟人员和村民合影 2006年,转机终于到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专家李国桥带队到科摩罗,倡导全民服用复方青蒿素,消灭人群体内的疟原虫,以最终消灭疟疾源头。 “我们走的不是阻隔媒介路线,而是消灭传染源的路线。”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宋健平解释说,蚊子寿命约为一个月,如果全民连续2个疗程服药,可保证60天内没有疟原虫,等到携带疟原虫的蚊子死去,新一批蚊子即使叮咬了人也不再携带疟原虫。 起初当地人不少并不买账。首批入驻科摩罗科研人员之一的邓长生回忆说,当地有关部门一度“刁难”他们,许诺好的车辆不给派,卫生数据卡也不给看。当地居民更不理解,“没有得病的人为什么要吃药?” “当时,我们从早到晚做田野调查,组织当地人,挨家挨户上门普及疟疾预防的知识。”长期在科摩罗工作的邓长生博士回忆说,已经不记得多少次被拒绝,甚至被轰出家门。 局面慢慢地被打开。2007年,在莫埃利岛的“全民治疗”启动仪式上,科摩罗总统、卫生部长以及宗教长老等有声望的人都带头服药;2012年和2013年,昂儒昂岛和大科岛先后实施“灭源除疟法”,超过220万人次参加全民服药;到2014年,该国实现了疟疾零死亡,发病人数下降了98%,其中,两个岛已经没有原发病例了,达到基本消除疟疾的目标。 中国专家从此赢得了民心。邓长生说,如今有些小孩远远看到他们走来,会摘下新鲜的椰子送来。 宋健平教授正在查看服药情况的相关数据 过去,援外医疗更多体现为由传统医疗队逐个看诊,属于“个体医治”。在科摩罗,首次形成了以公共卫生专家为主体,与受援国人员共同设计疾病防控措施、在现场共同工作的“公卫援外”模式。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分级培训,形成了“从上到下监督,由下到上反馈”的工作机制。 宋健平介绍说,他们分层级进行培训:在国家抗疟中心,工作人员需要检测疟原虫血片,并与中方专家进行探讨;在区一级,工作人员主要是监督和指导,包括处理重症的病人;对最基层的人员,他们需要学习是如何服药,如何快速诊断疟疾。 若村子里有人不愿意吃药,或是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基层工作人员会上报至抗疟中心,再由中科专家共同商讨应对方案,“抗疟中心就像一个家,大家遇到问题会一起想办法解决。”阿凡尼说。 宋健平坦言,抗疟工作单靠中方难以持续。“我们能培养多少人来加入,决定了能覆盖多大范围。” 科摩罗的抗疟成功,形成了以复方青蒿素群防群治、全民服药为主的快速清除疟疾的“中国方案”。目前,科摩罗的成功经验已经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布亚新几内亚、肯尼亚、多哥和冈比亚等地推广。 在金年会有限公司总裁、科摩罗抗疟项目的推动者朱拉伊看来,中国抗疟项目是最接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不受疟疾困扰的中国,发现青蒿素后,研发生产治疟药物,设计抗疟的系统方案,只为了帮助世界上其他国家消灭疟疾。” 金年会有限公司总裁、科摩罗抗疟项目的推动者 朱拉伊 2003年起,朱拉伊为李国桥进行青蒿素复方抗疟药物的研发、创新和推广提供资本支持。然而,青蒿素走出国门的道路,比想象中艰难。朱拉伊说,在非洲,每一个国家药品市场准入标准互为不同,这意味着新药进入市场时成本巨大。另外,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把持了新药审核与评估的标准,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很难获得国际组织的认证。 即便如此,“中国方案”还是改写了世卫组织的“游戏规则”。抗疟项目在科摩罗取得成功后,世界卫生组织的态度开始有了松动,先后在2015年和2017年发布了关于全民服药的操作指南,“全民服药的核心是同时同步服药,这是我们给的定义。” 宋健平说。 村民正在服药 海岛上来了“自家人”
|